E旅行网-北京淘游

标题: 春秋航空筹建深圳分公司 本月在深增7个航点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军哥走天下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11:44
标题: 春秋航空筹建深圳分公司 本月在深增7个航点
目前中国所谓唯一“廉价航空”春秋航空筹建深圳分公司 ,本月在深增7个航点希望价格廉价。《深圳商报》

春秋航空在深圳举行新增航点及航点旅游产品推介会。记者获悉,作为国内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,春秋航空本月将在深圳新增7个航点,同时启动深圳前往该航点的众多旅游产品,为深圳及周边市民提供更多旅游及出行选择。春秋航空公司宣传部部长毛懿表示,春秋航空去年12月在深只有一架过夜飞机,目前已发展为6架过夜飞机,从6条航线发展为14条航线,“深圳已成为春秋航空的第二基地进行重点布局,未来深圳地区市民将会感受到更多低成本航空带来的服务。”


首次开通日本国际低成本航线


  据了解,春秋航空将从本月26日一举在深新增国内国际共7个航点,出发航线也从现有的6条增至14条,其中还首次开通深圳经上海至日本高松、佐贺国际低成本航线。


  毛懿介绍,春秋航空将开通的深圳经停上海至日本佐贺航线,每周一、三、六执飞; 深圳经停至日本高松航线,每周二、四、六、日执飞。


  据悉,春秋航空分别于2011年、2012年开通上海至日本高松、日本佐贺航线,开通至今,催生了高松、佐贺两座机场独有的专人中文服务,以方便来往两地的中国旅客。


  记者采访获悉,春秋航空还将在10月26日开通上海至北海道札幌航线,深圳市民可先从深圳飞往上海,再由上海飞往札幌。此外,深圳前往日本佐贺、高松的游客,还可衔接春秋航空日本公司的航班,十分便捷地抵达东京成田机场


国内一次增开5航点


  记者同时了解到,除了国际航班外,春秋航空也将从26日起,开通深圳经大连至长白山航线,每天一班;深圳经通辽至长春航线,每天一班;深圳至柳州航班,每天一班。


  毛懿介绍,深圳赴长白山的航线,由于南北气候的较大差异,将有望受到南方旅客的热捧,而且四季都会成为旅游热门景点,尤其是冬季滑雪等项目。他表示,2013年春秋航空首飞上海至长白山后,几乎班班爆满,因此春秋航空此次深圳开通这条独飞航线,也将是深圳市民在冬季体验玩雪乐趣的重要选择。


  此外,通辽也是春秋航空独飞的航线。此前,深圳前往通辽,只能在第三地中转,且价格居高不下。春秋航空执飞深圳至通辽航线后,开航促销价仅399元起。


低成本航空深圳发力


  春秋航空本月一次开通7个航点,对于深圳市民来说无疑将带来更多的低成本体验。春秋航空深圳分公司(筹)总经理成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春秋航空进入深圳市场一年来,已开始发力。今年1月11日,春秋航空在深圳开通了深圳经淮安至哈尔滨航线,2月21日开通深圳经张家口至沈阳,深圳直飞沈阳,深圳直飞杭州等航线。本月26日,更是一举新增7个航点。“我们一方面开拓国内航点,另一方面开拓国际航点,围绕深圳机场打造‘经深飞’,满足广大市民低成本出行,尤其是出国旅游的梦想。




作者: 53543344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12:05
春秋在深圳就很多航线。。该有了
作者: 军哥走天下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12:54
53543344 发表于 2014-10-12 12:05
春秋在深圳就很多航线。。该有了

醉翁之意不在酒......成立分公司可以向当地银行贷款!

作者: juneyeah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13:31
深圳去日本又多了选择
作者: sb-song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13:41
越多越好
作者: 城里城外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15:20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MASTERIC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17:41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prrt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19:25
欢迎。。。
作者: zfz615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20:04
不错不错
作者: 小蚁    时间: 2014-10-12 20:24
欢迎欢迎 热烈欢迎
作者: 双手^ō^合十    时间: 2014-10-13 09:06
欢迎欢迎 热烈欢迎
作者: jasminez    时间: 2014-10-13 10:39
对于深圳人来说,许多航线从香港飞比深圳飞便宜多了,对春秋无感
作者: Breadboy    时间: 2014-10-13 10:44
信春秋,得永生!
作者: CY-ying    时间: 2014-10-13 13:55
表示欢迎,可以与香港的价格相竞争,是好事。




欢迎光临 E旅行网-北京淘游 (http://www.elvxing.net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