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日终究还是在我的眼皮底下消失了,夜幕徐徐降临,我想也不适合走得太远。就计划从环形码头往西走,转转岩石区吧,明天再往东走。广场上到处都是散步的游客和白色的小鸟,也许是海鸥,沿着海岸线慢慢往远处走,欣赏悉尼港的夜景,当代艺术馆(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)就在广场上,但已关门。再从George St路折返回来,这条路上都是一些时尚店铺、博物馆、别具特色的餐厅和酒吧,因为澳洲大部分商店都在下午5点关门,大部分店铺都关门了,路过信息中心的时候想去拿点旅游资料,结果发现也关门了,只剩下一些餐厅和酒吧在经营,最后在一家披萨店店,吃到了一份令我觉得是至今最好吃的薄脆披萨。晚上坐九点半乘坐轮渡回到旅馆,房东和他朋友还在院子的木桌上点着蜡烛吃晚餐,我用钥匙半天没打开房门,房东走过来笑眯眯地帮助我们开门,我抬头瞟了一眼,长得真帅。
我到一个地方喜欢逛艺术馆、博物馆,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是推荐的十大悉尼景点之一,从夫人座椅走到这里是1.4公里,本来是有公交车的,但是看了时间表发现要等很久,于是甩了火腿(四川话)走过去。时间还刚好,离艺术馆开门时间上午10点还有几分钟,很多人等候在门外,地面很干净,于是我也坐在阶梯上小憩。
这里可以免费享受艺术的熏陶。我在在门口处寄存了背包,询问能否拍照,被告知可以只不过不能闪光,于是就带上相机开始参观了。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各个都是黑西装,神情严肃,不过也会热情地上前来问你是否需要帮你拍照,当然需要啦。
简单地吃完午餐,带走垃圾,收拾干净桌面,我们就继续赶路了。根据穷游网的攻略,下一站我们要经过A4公路到ST.Marys镇上坐落在大象山上的蓝莓小屋花园Blueberry cottage Open Gardens)826 Elephant Pass。A级公路就是塔岛的高速路了,依次B级、C级公路相当于国内的省道、国道。塔岛的高速路两边都没有护栏,中间也没有隔离带,路很窄,只够1辆车通过,但是这段路比较平,还是很好开的,在到达ST.Marys镇之前还有几个小镇,我们也稍作了了短暂停留,在其中一个看起来比较荒凉的小镇的信息亭上看到介绍,这里曾经是淘金热的地方,来过很多个国家的很多人淘金,其中一度有过大量中国人。翻看澳洲的历史,在19世纪中期发生过淘金热潮,先是一个人在新南威尔士的巴瑟斯特发现蕴藏丰富的金矿,周边大量的人口涌入这里淘金,为了阻止人口流亡,维多利亚省开始鼓励本省探矿,结果发现了更多的金矿,不久澳洲的其他省也陆续发现了金矿,一时间“澳大利亚的河床上布满了闪闪发光的金子,就像雪地上的麦粒一样”的传闻就像闪电一样传到了欧洲、美洲和亚洲。成千上万来自各个国家的淘金者,卖掉房子,扔下土地,冒着危险飘洋过海,不顾一切地涌向澳大利亚的丛林。澳洲这片昔日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,很快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,短短10年中,澳大利亚的人口从40万猛增到115万,几乎增加了两倍。然而,并不是每个前往澳洲淘金的人都可以发财。随着黄金不量的迅猛增长,新的问题不断出现,其中华工的勤奋心细与成果使白人感到嫉妒,终于酿几次有名的反华排华事件,使得华工的“黄金梦”大多变成血染史书的“黄金泪”,也给澳洲历史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。千万只挖掘黄金的铁铲,也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观念,还最终推动了澳大利亚朝着独立国家发展的进程。
作者: 这不是我的益达 时间: 2015-7-16 14:40
在ST.Marys镇,我们在一直在打听蓝莓小屋花园的地方,后来被告知还有一段山路,由于天色已经傍晚,我们决定放弃网上推荐的蓝莓小屋花园,但是镇上偶遇的两个小店却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。一个是大象山软糖店,这家就在镇中心,离开主路的某个岔路上,老板娘热情好客,还拿出一张中国游客帮她写的宣传牌给我们看,上面用中文写着“大象山软糖店欢迎您!请进,自产的塔斯马尼亚巧克力、软糖、咖啡、浓奶昔、奶昔、蛋糕、纪念品,等等,请进来看看哦!”。这家的冰激凌、巧克力我都尝了,非常的好吃,图中的这个冰激凌4刀,分量和味道都比我们后来吃到的更高一筹,严重推荐路过的同学一定要买,可怜的我为了不耽误开车时间,忍痛放弃了冰激凌。地址是:MT ELEPHANT FUDGE,7 Story Street St Marys Tas 7215,Ph:6372 2787/0439 001 533
碰巧的是该镇的Information也在大风车的旁边,走进去里面有很多的旅游纪念品、商品出售,我觉得那个风车的纪念币挺好看的,正打算要买,发现是made in china,顿时没有想买的心情了,其实在澳洲很多小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的,所以最终我还是没有买任何的纪念品。每个地方的Information都有很多的旅游地图、图册、资料出售或者免费,我挑了一下资料带回去,慢慢研究,在这里我搞懂了那个风车是干嘛用的了,原来是磨坊,磨小麦或者其他谷物的,磨出来的面粉在这里就有出售,很想买一袋回来尝尝的,但是携带实在是不方便。停留了大概半小时,我们前往下一个A1路上的重点小镇——Ross镇,一路都是田园牧场风光。
作者: 这不是我的益达 时间: 2015-7-16 15:06 Day7 塔斯马尼亚岛:谢菲尔德—朗塞斯顿 今天的原计划是奔走塔岛西北海岸线,经过Penguin镇、Wynyard镇,最终到达Stanley,再原路返回谢菲尔德住宿,但是经过前几天的奔波,大家都觉得时间太紧张,因为几个女生实在是有些拖拉,于是想改变今天的行程,就此返回朗塞斯顿,沿途随意游玩,最终变成了美食一日游,参观了巧克力工厂、冰激凌工厂、覆盆子农庄、蜂蜜农庄等等。路线从谢菲尔德小镇先到B Latrobe镇的安维诗巧克力屋The house of Anvers,这是到到网上该镇排名第二的景点,位于A1公路旁边,在Devonport镇的南部,然后沿着A1公路往朗塞斯顿方向走,在D是Chese工厂,因为对chese不感兴趣我们未参观,直接到E覆盆子农场Raspberry Farm,然后到了德洛兰镇Deloraine,问到了去蜂蜜农场的路,再去蜂蜜农场物,然后返回朗塞斯顿市区逛了逛,最后入住的是朗塞斯顿康福特茵旅馆comfort inn coach house launceston,方便第二天一大早去机场还车、乘机。全程170公里。
在参观完壁画后,我们就根据信息中心提供的线路图,驱车来到了巧克力工厂,这个地方要严重推荐一下,The house of Anvers,安维诗巧克力屋,位于A1公路旁边,在Devonport镇的南部Latrobe,以手工制作的比利时风格巧克力著称。走进大门就是前台接待处,两旁有甜点展示柜,里面是诱人的蛋糕、冰激凌等甜点的展品。
店铺内的场景没有怎么拍照,都顾着吃去了。离开The house of Anvers,我们沿着A1公路往朗塞斯顿方向走,很快就到达爱克斯奶酪长Ashgrove Farm,没有停留继续去找覆盆子农场。
覆盆子农场主要是展示的各种覆盆子果酱、果醋、果酒等产品,旁边就有一个冰激凌工厂,于是这两个地方的主要动作都是吃喝买,没有怎么拍片。
沿着B12公路走了良久,我们几次认为是不是走错了地方,路上一个人一辆车都没有,荒芜的农庄,又下着小雨,走走停停,对照这谷歌地图终于来到传说中的蜂蜜农场,一进门被这里热闹的气氛感染了,估计是几个旅行团带队来的,想必这也是旅行团的推荐项目。
然后就是试吃、参观、购买,这里的蜂蜜产品非常的纯正,澳洲本来就生产蜂蜜,这里蜂蜜更胜一筹吧,还有蜂胶、化妆品、蜂蜡等各种产品。纪念品也很可爱,不过是Made in
china的,所以我一般不买。
Day8 塔岛—墨尔本
我原计划是先从Tullamarine机场取车自驾大洋路,住罗恩和坎贝尔港各1晚,然后逛市区住南岸一家民宿2晚。10点钟到达机场取车的时候才发现,我的订单写错了取车地点,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,由于准备过程中由于反复比价,网页返回的时候,地点随机变化了,我没有发现。开了几天的车有点累,更大的原因是注意力都在路面上,而无法欣赏风景,于是索性放弃了大洋路的自驾计划,改为参团,那么住宿也要变化了,就在手机Booking客户端上订了一家市中心的旅店 causeway inn on the mall(购物商场堤道旅馆),价格是129刀,也就是国内快捷酒店的条件,但是位置绝佳,位于CBD的中心。就在机场下订单的时候,居然还有人向我问路,还问我是不是Japanese,这已经是第三次被认作是Japanese了,我说我不是,然后又被问作是不是Korean。
在机场的大门外面,直接买了机场大巴skybus的return成人票,每人30刀,直接坐车到南十字星火车站A处,然后走路到旅馆B处。在墨尔本待的时间为4夜5晚,后两晚的住宿地点在南岸一家民宿C,通过Airbnb预定的,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南岸有很多艺术殿堂,我有点好这一口,方便参观。
Day10 墨尔本—南岸、亚拉河一日游 今年我们需要搬家,到南岸一家民宿去居住,然后逛逛亚拉河、周边景色。根据打印的订单,我们从市中心走路过去,穿过Flinder Station福林德车站,路过Arts Center Melbourne墨尔本艺术中心、State theatre国家剧院,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维多利亚国家画廊的对面就到了。通过Airbnb网站第一次预定民宿的住宅,感觉还不错,这家Central City Resort位于南岸艺术区,房东是Bronnie & Neil,一对超有爱的couple,我们租住的是一个单间,两晚一共1093人民币,房子中庭是一个游泳池和健身房,可以使用。去之前,一定要下载个Airbnb的手机APP,我们找到楼下的时候,正是通过APP发了个短信,房东就下楼来接到我们了,很方便。